2021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上海市紫竹园中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引,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立足学校特色育人目标,以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复评为契机,不断拓宽德育工作思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品质。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开展德育研修提升育德能力
继续实施提升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德育研修活动,利用班主任会议、年级德育沙龙、案例研究、微讲座、蕴美论坛等方式,在班集体管理和活动指导两方面进行培训,转变班主任德育观念,提升育德能力。同时,积极鼓励班主任等德育团队成员撰写德育案例,形成德育案例集作为学校德育研究成果。
2.加大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
加大对青年班主任的传帮带力度,学发中心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常见问题、青年班主任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成长、如何理解学校德育特色并能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训。
3.加强对年级组管理的指导
进一步发挥年级组长的“示范、指导、服务、协调”的作用,凝聚人心,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树立良好的班风与学风;持续推进“五项管理”的落实,善于发现问题,精于沟通与协调能力,及时处理年级组的各种问题,有效提升年级组长育德能力;主动参与班主任考核月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监督与整改。定期精心组织班主任研讨活动、年级学生大会、家长会等常规主题教育活动,使年级组的各项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4.认真筹备举办好 “班主任节”
在认真总结前几届“班主任节”的经验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筹备举办好 第六届“班主任节”。鼓励团委、学生会和各年级组勇于创新,探索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系列活动,指导年级组长落实好班主任节的特色活动。进一步营造尊重、理解、热爱、感恩班主任、年级组长的和谐氛围,激发班主任、年级组长工作热情,增强班主任、年级组长的职业幸福感。
(二)加强学生品行养成和自主管理
1. 推进品行养成教育
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紫竹园中学学生一日常规》为准则,通过校会课、班会课、午会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途径,以外显(美的仪表、美的举止、美的语言)与内化(美的气质、美的情趣、美的人格)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品行养成教育。落实“五项管理”工作,修订完善《紫竹园中学学生手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礼仪、手机管理、垃圾分类、班级环境卫生等常规工作的的检查力度和反馈整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日常行为规范评比机制,规范学生个体行为,发挥先进班集体的榜样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行为自律、文明规范上见实效。
2.强化学生自主管理
落实《紫竹园中学学生自主管理细则》,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学校行为规范教育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形成每天检查、每天反馈、每周评比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倡导学生自律的校园人文风气。拓展渠道,多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加强学生自主管理队伍的建设。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班主任节、社团文化节、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舞台,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扎实开展“馨美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1.开展“弘扬女足精神,助力冬奥有我”主题活动
2022年北京冬奥成功举办、中国女足时隔16年再登亚洲巅峰,夺得亚洲杯冠军。学校以此为契机,通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班级文化墙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弘扬勇于拼搏、永不言弃、团结协作的女足精神,用艺术作品助力冬奥,一起向未来。
2.开展“感悟红色文化,礼赞建团百年”主题系列活动
20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迎来了成立100周年,校团委号召青年学子重温建团的艰辛历程,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领会创新理论。在学党史、知团情、强信念、践使命中向建团百年致敬。
(1)积极开展青年团校、校级党章小组学习教育,扎实推进《紫竹园中学“青年大学习”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团史主题教育,围绕入团仪式等仪式教育,加强对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充分开展“我的青春我的团——团员青少年讲红色故事”主题活动,定制“团史”学习教育研学实践线路,鼓励学生参与场馆志愿服务,争当“团史”宣讲员,增强学生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组织开展“凝聚青春力量,献礼建团百年”专题系列活动。围绕开学第一课、学雷锋日、五四运动纪念活动、党的生日等重要节点,充分运用“国旗下讲话”、走访参观、座谈交流等活动载体,以请进来、走出去等灵活多样方式,开展向时代楷模、先进典型、杰出人物等学习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3.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作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学校一方面继续在书法、版画、茶艺这三个中华传统艺术项目方面积极实践,传承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将一如既往地结合重大节日、重要时间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创新。如利用24节气、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中华传统节日之契机,开展诸如24节气海报设计展示、“我们的节日”小报设计、“清明祭英烈”网上留言祭扫等活动,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家国情怀,在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提升民族自信,将优秀民族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
本学期继续开展班主任节、校园社团巡礼暨乐善节爱心义卖活动、心理周、科创节、走进艺术场馆等传统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活跃学生校园生活,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培育学生主人翁意识,提升师生艺术、人文修养。继续推进垃分类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好志愿服务(公益劳动)、高一国防教育等活动。
5.开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开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教育活动。凸显学校特色,形成以玻璃、木工、金属、纤维、陶艺、扎染等手工劳动为主的艺术类拓展课、社团活动为载体,融合创意思维培养、体现美术特色高中的劳动教育特色。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全校卫生大扫除、值周班晨扫活动,为校园生活创造洁美环境。家校密切联系,指导家长重视劳动教育,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全员导师制
1.积极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氛围
进一步发挥心理专职教师作用,上好心理健康辅导课,加强心理社团建设,用好学校健康发展中心教育资源,通过宣传海报、校园电视台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方式,建立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积极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心理困惑。
2.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与服务系统的建设
规范开放心理功能室,完善个案辅导工作。对于识别出的心理或行为异常学生要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心理帮扶,帮助学生缓解因不同问题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时掌握和化解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做到心理危机事件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治疗,避免心理危机极端事件的发生。
3.推进全员导师制关爱学生成长
落实“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理念,持续推进全员导师制。在寒暑假及开学前后,导师通过电话、网络、观察、谈心谈话等途径,关注结对学生思想、生活状况,给予学生关心关爱,并视情况通过家访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做好重点关注学生的关爱帮扶和心理干预。学校加强对导师的培训指导,使导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每个学生提供持续关心关怀和全面发展、生涯规划指导、疏解学业压力、增强成长信心。
(五)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1.充分利用法律知识竞赛、主题绘画征集、校园电视台、政治课、午会课、班会课、校会课、国旗下讲话等载体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2.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制度。加强学生在运动、课间、饮食、交通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组织开展灾难事故逃生演练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自救自护的意识与能力。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加强校园出入管理,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继续协同各方力量,关注特殊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定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与班主任、年级组长保持联系,跟踪研究帮教工作,做好每人一档案的工作,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中存在的问题。
4.防范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降低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率。做好学生伤害事故“三个及时”工作制度。定期开展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安全的检查。
5.面向学生开展相关防疫知识的培训和宣讲,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防疫意识和防疫素养。做好全体同学接种加强针疫苗的工作。
6.继续关注困难家庭的学生,落实助学金发放工作。
(六)密切家校联系
1.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借助年级组长线上、线下家长会、家长学校、教师家访、问卷调查等载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指导家长针对校外培训、作业辅导、手机管理、体质健康、保障睡眠等“五项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亲子沟通,理性看待孩子成长,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个性发展。
2.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鼓励引导更多的家长积极参与、支持学校各项工作,与学校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与沟通,同心同向,推进家班共育工作。
3.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增进与社区、家长、共建单位间的合作交流,组织与参与各项活动,拓展紫中的社会影响力,展现紫中师生良好的综合素养。
(七)加强对团委学生会工作的指导。
1.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做好政治思想引领工作。
(1)继续做好团课宣讲、团员发展等基础工作。
(2)规范团组织生活,使之制度化,系统化。
(3)发挥学生干部纪检队的自主管理作用。
(4)逐步推进校团委、学生会宣传团队的建设工作。
(5)关注团干部的培优工作,培养学生领袖,逐步落实学生会各部门的自主管理与日常运作。
2.丰富团员组织生活及主体团日活动,营造特色鲜明的团青文化。
(1)根据每月的主题,开展相关的主题团日活动。
(2)组织开展好建团10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
(3)通过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团委的育人功能。
(4)办好“情系慈善 汇爱紫中”校园社团巡礼暨乐善节爱心义卖活动。
(5)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好“青年大学习”和“青马班”培训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上海市紫竹园中学学生发展中心
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