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光烂漫将近初夏之时,疫情尚未全然褪去,等级考刚刚落下帷幕,高二全体紫中师生依据防疫要求,暂不离沪,选择上海本地风景秀美的金泽古镇,共赴一场初夏之约,进行社会考察写生之行,回归艺术本色,借此机会暂时卸下学业的包袱,远离尘嚣的市区,领略自然风光。
金泽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境域西南,是江、浙两省进入上海的西大门,也是上海唯一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的镇。作为一个未经开发的景区,古镇拥有多个区文物保护点,旁邻颐浩禅寺观音殿遗址,保留着淳朴天然又古色古香的景观风貌,游客寥寥无几,居民得以拥有宁静的世外桃源而不被打扰,正是紫中学子静心写生的好去处。
晴朗的早晨,高二学子汇集于陈家码头的两岸,沿河风光尽收眼底,墨瓦白墙,小桥流水,时不时湖面摇过一叶扁舟,当地的人家在桥下浣洗衣裳,每一个细节都足以令人沉醉。学生们分组写生,不顾泥尘与燥热就着石凳或是台阶在镇内的下塘街随性而坐。已有些高温的暮春,美术老师仍孜孜不倦关怀每位学生的写生情况,滴滴汗水滚落,学生们用一颗颗纯粹的心定格下这一刻的金泽之美。
写生完毕,高二师生驱车前往朱家角进行社会考察。
随着导游的引导,师生们欣赏课植园,该地环境幽静,风光独好,园名定为“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故园内既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以应园名。
午时,师生在放生桥分散进行午餐整顿歇息,各自游览朱家角一带风景。
下午,一天的考察结束,紫中高二师生乘坐大巴回归校园。这一天,高二学子领略历史文化古迹,提升专业能力,增加艺术涵养,用成长笔记记录下充实且有意义的社会考察,圆满完成社考写生之旅。
以下是本次活动中的部分学生感受。
这是我们第一次的外出速写练习,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学会了如何取景,速写古风建筑、河流、瓦片、树林等的画法。此次社会考察活动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又增强了画技,受益匪浅,感触尤其深刻。
—— 高二(1)班 姜 楠
此次社会实践考察让我收获颇多,在老师的陪同下,我们成功完成了两幅风景速写,虽然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些困难,但是同学们互帮互助,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让我感受到了同伴的力量、集体的温度。
——高二(1)班 刘瑾融
风景怡人的金泽古镇真的很适合写生。说实话,画的第一笔很艰难,因为害怕画错,比平时会更加谨慎小心。我们分别画了古镇和水景。看着这恬静的大自然,我的身心得到了放松。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我也解决了之前速写学习中的疑惑。
—— 高二(1)班 陈姝曼
此次的社会考察活动给我提供了展现自我能力与提升作画水平的舞台,不仅开阔了眼界,增加了人生阅历,而且还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也被我当作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剂”,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 高二(2)班 张正越
到金泽古镇的时候阳光正好,我们抱着画板寻找合适的角度画速写。两个小时的时间有些紧张,最开始将眼前的景色用画面表达还是有些困难,我也暴露出一些对于风景速写的不理解,李老师及时纠正我的透视问题并且示范绘画技巧。总而言之,今天充实又快乐,疲惫中又得到了提升。
—— 高二(3)班 钱浩旻
沿途的风景从高楼大厦到田野平房 ,我们的心也渐渐远离了喧嚣。到达金泽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曾经照片写生过的红色拱桥,桥下流淌着小河,不时的有扁舟摇曳而过,岸边是当地居民们洗衣服的身影,整个场景日常且缓慢。选好景开始画画,速写越深入,看到的细节越丰富,桥墩上的缺角,桥侧面剥落的色块,古镇独特的房檐。让人有时间和心情细细琢磨速写带来的美好体验。
——高二(4)班 林玮娴
在古镇缱绻的环绕下,阅读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一次与春天最后的约会。我有幸记录下我的体会,记录疫情之下一次难得的踏青之旅。体味大自然的无限包容与开阔,体会古镇的温婉与柔美,贴近郊外的微风习习,阳光肆意,感受小镇居民的乐善好施,民风淳朴,以及朱家角的现代建筑与先进的旅游产业。此次社会考察拓展视野,放松身心,培育素养,是一次难忘的实践活动。
——高二(4)班 王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