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写生进入第六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冢斜村的古道上,同学们便带着画具,踏入了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村庄被轻纱似的薄雾轻轻笼罩,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近处的稻田泛着金黄色的光泽,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同学们聚焦村前田野,专注于捕捉稻田的色彩变化,用丰富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时序变化,学习如何观察、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之中。也有同学深入巷弄,探寻着这古朴与自然的交融的村落,感受着历史的弥香,用心触摸冢斜的古朴幽雅,用笔尖勾勒光阴的痕迹与现实的意境交汇。
下午,同学们迎来了本次学农写生最紧张的环节——色彩考试,这也是对这几天以来写生成果的一次验收。大家分组就座,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那错落有致的古宅,青砖黛瓦间透露出岁月的痕迹;那蜿蜒流淌的小溪,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田野两岸的绿树;还有那些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村民,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成为画面中最生动的一笔。
在色彩的运用上,同学们力求捕捉每个细节的真实与生动。用温暖的黄色和橙色描绘午后的太阳和稻田的光辉,用清新的绿色和蓝色表现山峦和溪流的宁静,而那些古宅的砖瓦,则以深浅不一的灰色调呈现出来,既保留了历史的沧桑感,又不失艺术的和谐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画布上渐渐呈现出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比如如何准确捕捉光影的变化,如何在有限的画面上展现无限的意境,但正是这些挑战,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色彩与自然的奥秘,也让同学们在艺术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晚上,同学们集中学习,老师们对今天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大家观察不同环境的色彩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巩固正确的观察方式,掌握自然光源下写生的色彩基本规律,培养敏锐的色彩感受力。
此次田野写生考试从课堂到田野,是审美力与创造力的迸发,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契机,更加坚定了同学们用画笔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决心。学农写生即将结束,期待本次学农写生的圆满结束。
文字:高二2班 陈奕君
图片:高二年级班主任及专业老师
编辑:叶忺洁老师
审核:学生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