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共献策 赛课促成长 ——记2020学年紫竹园中学综合学科教学赛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1-03-25 09:17:34   发布人:邹康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436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构建紫中“醇美课堂”,同时也为了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学期开学伊始,紫中开展了2020学年综合学科教学赛课活动。本次赛课活动共涉及3个教研组、6门学科,6名青年教师参加。

早在上学期末,文综、理综、体育教研组的老师们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帮助这几位赛课教师确定授课主题,大家还纷纷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青年教师将赛课的研究主题更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青年教师们结合各自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尝试跨学科教学,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美创创意思维。

徐泽楠老师上课的主题是自然界中的氮硫循环,采用真实的氮循环情境贯穿教学设计,以真实的驱动性问题促使学生自主调用价--类二维认识模型,引导学生进行路线绘制、问题解决、概括解释等活动,最终形成研究物质转化的思维模型,培养学生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瞿心怡老师上课的主题是牛顿第二定律,整堂课突出实验设计过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足球运动的真实情境导入引出问题,学生们结合情境和惯性猜想尝试总结,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思考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案、实验观察、推理总结、获得结论并发现规律。

邹康老师上课的主题是循环结构,培养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董佳伟老师的上课主题是城市化,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郊区化和逆城市的成因、分析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各区域人口的迁移,提升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查阅并利用自身美术特长,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设计一张规划简图,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戚婷婷老师上课的主题是遗传规律,教学内容是基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通过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遗传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及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对于生命科学的学习兴趣。

金康俊老师开了一节体育舞蹈专项课,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有的舞蹈基础,采用示范比较、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逐步学习动作技术,增强自信,提高学练效果。学生们通过体育舞蹈基本组合动作的学习,不仅锻炼身体同时提高身体美、形体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课堂上,老师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原则,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导向,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让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彰显出课堂改革的效果。

本次赛课活动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课、磨课,打造了教师学习共同体,有效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组本研究工作。校领导也对活动相当重视,本周,课程与教学中心和校长室召集赛课教师和三位教研组长召开了此次赛课反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赛课教师们总结了本次活动的收获、上课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对教学的启示;教研组长们总结了课堂上的亮点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肯定了赛课老师们的成长和进步;校长也对老师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老师们通过学校为他们搭建的平台,努力探索“双新”背景下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不断提升自我,早日成为紫中教学能手。

IMG_0006.jpg

3.jpg

IMG_0001.jpg

IMG_0014.jpg

IMG_0225.jpg

IMG_0227.jpg

IMG_0235.jpg

IMG_0271.jpg

IMG_0245.jpg

IMG_0327.jpg

IMG_0339.jpg

瞿心怡2.jpg

戚婷婷.jpg

徐泽楠.jpg

邹康.jpg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记2020学年语文组“工作坊”研修活动 感受异国饮食文化, 实践教材创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