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紫竹园中学组织全体教工观看于漪老师师德报告
发布时间:2019-11-28 07:45:16   发布人:邹康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036

师德是教师之魂,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永恒主题。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引领作用,紫竹园中学于11月23日下午组织全体教工观看“杏坛春秋——徐汇区教育系统师德讲坛”,聆听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师德报告。

9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依然满怀激情,在报告中,她畅谈了自己无怨无悔投身教育事业默默耕耘六十余载的切身感受,展现了高尚的人格和师德,深深打动了全体教工。会后,各工会小组就于老师的报告进行了充分地讨论,表达了对这位“人民教育家”的无上崇敬。以下摘录几位老师的肺腑之言:

 

观看了于漪老师的报告,感觉被深深的震撼了。她在报告的开头就说到要做一个大写的人。什么是大写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应该是包容万象的,他胸怀祖国,胸怀土地,胸怀民族,为人类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在教学中不断的追求精进,追求卓越。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做到道德上的正,身正为师,以身作则,对待学生要善于发现其优点,鼓励其不断进步,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大写的人。

董佳伟

 

于漪老师在90岁高龄依然精神抖擞地给我们做了精彩的师德演讲,可以感受到她对教育工作的大爱,她确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1.大爱跨越专业的界限。一个不是语文老师专业出身的人,从非历史学科毕业教授历史,到非语文老师转型为高中语文老师,再到高中老师转型为初中老师,这每一次转型,于漪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学校社会需要,她毫无怨言,马上努力学习,每一次都因为这份热爱,都完成了美丽的转身。我们要向她学习根据社会时代、学校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2.大爱接纳每一个学生。教书育人,于漪老师说,最重要的是育人,如果只是单纯的教授知识,智能化时代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搜索找到相关知识,但是教师是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品格塑造,这就需要老师走进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美好的品格。3.大爱看待学生的成长。于漪老师说,既要看到学生的今天,也要看到学生的明天。是的,我想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品格,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善于去引导他慢慢改变,对于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改变的过程肯定是有反复的,注定是比较艰辛的,但是我们只要尽力付出了,对孩子总会有多多少少的改变,就像一棵种子总会在合适的时间生根发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感来自于你影响了一批批的人,意识到这点,我就感觉重任在肩,正如习总书记说的: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我要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会努力!

蔡建华

 

于漪老师是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榜样。90多岁高龄的她,依旧投身于教育事业,一谈到教育,她就充满了力量,这种对教育,对学生发自肺腑的热情令人动容。在今天的讲座中她讲到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相信学生,要反复纠正,面对学生的缺点,她不厌其烦一遍遍纠正。她提到自己一肩挑着学生的现在,一肩挑着国家的未来,教师不仅要智育更要德育,要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点亮生命之火。在她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了什么叫“一身正气,为人师表。”做教师的我们要以身作则,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

陈雨晴

 

学习了于漪老师的报告,使我感触颇多,一位九十多岁的耄耋老人,在谈起教育时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气场让我感到震撼。在于老师的讲座中有两点让我非常感动,第一是于老师对教育事业强大的信念,她谈及77年社会动荡取消高考,但她依然坚持教学,就是因为于老师有强大的教育信念:为国家,为民族教育人才。把教师这平凡的职业升华到那么高的精神层面着实让我敬佩。第二是于老师的无我精神,她说到:要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练成一把剑。这样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王俊烋

 

听了于漪老师的报告深深被于老师的人格魅力折服。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对教育事业倾情奉献。于老师的激情来自她的事业心态,她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爱祖国,爱民族,这份大爱,构成了于老师一辈子奉献教育的信念。于漪老师说:“当我把自己的生命和国家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永远是有力量的,永远是年轻的。”这在我们讲职业倦怠,职业激情消失的年龄无疑是一股新鲜的血液,让我们重新振作精神,在教育的一线继续奋斗下去。于老师说教学不能离开人的研究。这让我认识到我们语文课的意义不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文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每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造就学生的健康人格。于老师用她的一生告诉我们教育中立德树人重要性,我们在之后的教育教学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叶忺洁

 

于漪老师的“大爱”让我记忆深刻——她爱学生,将自己的特级教师津贴全部用在学生身上,她曾背起生病的学生走了十多公里的路赶到医院;她也爱教师,她把每一个教师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以人为本培养每一位老师。当文化多元化带来价值的冲突、观念的混乱之时,于老师说,我们“不能只点洋蜡烛,心中永远要有一盏中国的明灯”,“教育归根结底不是要解决学生未来的吃饭问题,而是要解决学生的灵魂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是拒绝平庸,树立自信,不被外力左右,以专业自信塑造专业自信,以师者情怀激荡师者情怀。

徐泽楠

 

于漪老师给我们树立了“要做一个大写的人”的育人理念。作为教师,要学会包容学生,教育的力量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我们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塑造具有价值的生命。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安身立地的根源。我们必须要对工作敬心,要有扎实的学识支撑,要努力将课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要使得每一节课不是句号,而是省略号。

要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我们的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为人处世、做人的深层次教育。我们要培养的是能给社会带来贡献、传递正能量的有用人才,绝不是享用着国家的资源,却背地里搞乱国家、危害群众的“蟑螂、老鼠”。

田文珊

 

于漪老师说:“教育就是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对于身处高三的一线教师来说,我对这句话感触最深。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课堂质量和教学质量对每个学生、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乃至社会都有影响。要做到真正“挑起学生的现在”,我认为还是要先从提升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效益做起。于漪老师的讲话让我对于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反省。自己的学识功底和文化底蕴是否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求职欲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足够简洁、精炼?自己的对于教材和学科标准是否已经熟悉到烂熟于心的程度?课堂教学才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要真正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把“教书育人”切实装进心里。

江嘉慧

 

听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报告,她崇高的敬业精神和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高度责任感深深感染了我。她说到做教师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学识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做到教书育人。本人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老师,坚持并将继续坚持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

杨海琳

 

上周五我们年级组老师一起观看了于漪老师的录像,会后我还认真学习《人民教育家——于漪》的学习资料。随着一步步走近于漪老师,在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六十年教师生涯,桃李满天下:半个世纪孜孜不倦,心血洒讲坛,这就是于漪老师的真实写照。于漪老师说“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他老人家一生勤于学习、勇于钻研的精神真是令我感动。于漪老师说作为老师,我们要“心中有仁”“有教无类”,我们的心中要装着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必须丹心一片。于漪老师就像一本经典名著,她的信念、她的精神、她的品行、她的执着、她的作风以及时时流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要永远学习的楷模。

刘锦华

 

本周五再次观看了于漪老师做的报告,再次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漪老师六十年从教生涯,她始终坚信,“教得顶好是教做人”,“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于漪老师的教育语录是“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虽然我们身处二处,不直接在课堂里教学生,但是我也要像于漪老师一样,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了高尚,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做到一辈子做好后勤服务。

利娟

 

于漪老师从教六十多年,高度自觉的使命与信仰,使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共和国的人民教育家。这是共和国首次颁发“人民教育家”这一国家荣誉称号,于漪作为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获此殊荣,她的教育事迹和贡献必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于老师坚持有教无类,强调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倡导教育学生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教师。她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敬业奉献精神,也深深感动了我。作为一名学校二处人员,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虽然不能在课堂上传授学生知识,也要像于漪老师那样不忘师者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杨敬之

 

91岁的她,从教近60年,退休近30年,丝毫没有停止过追求理想教育的步伐,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于漪老师有一句名言“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我们应当学习于漪老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舒晨

IMG_0578.jpg

IMG_0581.jpg

IMG_0584.jpg

IMG_0587.jpg


把初心落在行动上 把使命担在肩膀上 ——记紫竹园中学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紫竹园中学党支部开展党员教工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