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紫竹杯”教学比赛初赛拉开帷幕,文综组6位老师积极参赛,将“双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了充满魅力的醇美课堂。
9月25日,文综组进行了说课比赛,每位参赛老师都展现了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环节设计的思考,为之后初赛课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0月14日至24日初赛期间,参赛老师展现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注重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打造精彩纷呈、启迪思维的醇美课堂。
作为职初期教师,朱昕怡老师凭借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深刻理解,将史料、地图等教学资源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她结合学校特色,通过艺术品展示,尝试跨学科实践。她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活力和潜力。
董佳伟老师的地理课通过云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演化史和生物演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改进参观体验的方案。通过“探究学习”、“归纳规律”和“设计应用”的各个环节,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知识,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靳佳林老师的地理课非常出彩,她通过校园情境导入和岩石标本辨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落实了地理实践力和核心素养的培育。结合学校“鱼跃池”改造等实际问题,增强了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贴近学生的生活。整节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
杨蓓丽老师的思政课以我校学生的美创活动为载体,在课堂中引入学生参与的“长桥街道爱心驿站外观设计”“加热杯垫的设计”等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知识,有效落实了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实现了醇美课堂与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她的课气氛活泼内容丰富,亮点纷呈。
刘锦华老师的历史课设计巧妙,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剖析了礼法结合的治理模式。通过引入不同时期的法律案例和条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比较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还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杨赫雷老师的思政课,通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学中议题设置精心巧妙,三个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赛课圆满落幕之后,教研组立即组织了深入的互评交流活动。全组教师各抒己见,点评了课堂中的亮点,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让授课老师收获颇丰。此次互评不仅是一次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是一场教育智慧的碰撞。
教学之路无止境,文科综合组老师们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深耕细作,不断探索,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文字|刘锦华
摄影|龚捷捷
编辑|董佳伟
审核|课程与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