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紫竹杯”教学初赛于10月24日落下了帷幕,本次大赛聚焦“课堂创意思维培养”,在历时一个月的赛程中,语文组的8位参赛教师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采。
9月25日,语文组首先举行了说课比赛。各位参赛教师准备充分,他们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创意设计,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说课盛宴。
教师们在说课过程中,紧紧围绕以“智” 提效这一核心目标,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CLASSIN平台等,将智能化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参赛教师们注重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意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当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如过于注重技术的展示,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在之后的两周内,语文组在全校范围内展示了八节初赛课。钱勇智老师的《项脊轩志》,通过对项脊轩及作者回忆亲人细节的分析,带领学生体会作者“悲”“喜”之情;蔡建华老师的群诗阅读课,通过对“微言”的读、析和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叶忺洁老师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过设置主题展览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样化的设计活动;陆琼芸老师的《氓》,通过改写小说的方式,带领学生积累字词,评价形象,赏析手法。
钱晨老师的诗歌创作课,以梵高的绘画作品为例,讲解构建意境的方式,独特且富有新意;程爰老师的文学短评作前指导课,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学生充分的互动;张春辉老师的革命文学鉴赏课,以设计宣传栏、修改宣传栏和完善宣传栏为组织课堂的形式,有序且有效。金乾老师的《分析社会交往类文本中的说服力》,以表格形式带领学生回顾了涉及“说服”场面的经典篇目,并落实在了模考卷的答题策略上,体现了高三学段的特点。
本次紫竹杯课堂教学比赛,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同时,也通过对比赛中优点和不足的总结与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 “智” 提效课堂的理念将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色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文字 | 陆琼芸
摄影 | 龚捷捷
编辑 | 陆琼芸
审核 | 课程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