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学段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研究
上海市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设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例展示
为深入探索高中学段美术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2024年5月16日,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研究室)主办,徐汇区教育学院承办,上海市紫竹园中学协办的“空中课堂线上资源线下落地实施实践——上海市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主题教研活动在上海市紫竹园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徐汇区中学艺术、美术教研员黄展新主持,出席活动的还有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大根,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秦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锦,上海市紫竹园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敏,以及上海市各区中学美术教研员、骨干教师代表等70余人。
教研员黄展新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强调了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如何引导高中美术教学适应并融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他提出,通过空中课堂线上资源的线下落地实施和多样化呈现,可以更好地探索高中美术教学创新之路。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教学展示,更是一次对高中美术教学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旨在推动高中美术教学在数字化时代新的突破。
张敏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美创特色,阐述了学校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未来设计师的目标。在国家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都紧密围绕着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这一核心来开展教学。尤其重视通过设计课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设计思维,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我校王俊烋老师在“润物无声——家居用品设计”一课中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寻找“不完美的设计”,通过对设计缺陷的发现和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家居用品设计的核心要素。巧妙地将线上资源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们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设计探索,让他们在课堂实践中感受设计的魅力,并鼓励他们运用设计思维来思考和观察生活。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互动,展现出了思维的开阔性和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运用数字化工具绘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设计草图,并现场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我校李杰老师的“融情入景——室外环境设计”一课,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室外环境设计的基本理念、流程、构成要素以及设计原则。利用“设计身边的口袋公园”这一任务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既要在实践中应用已经掌握的各种设计知识,又要主动学习、探究新知。并通过对优秀设计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室外环境设计的各项要素。学生在分组实践活动中,像设计师一样,亲身体验背景分析、方案生成和图纸表达等设计流程,在展示交流和评价中引发深度思考,激活潜在创造力。
课例展示后,黄展新老师结合紫竹园中学的美创特色和徐汇在上海创新产业发展中的地位,谈了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张锦教授在点评中表示,顺应时代发展而生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应充分体现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并将线上资源和线下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相互结合。她认为,两节展示课都抓住了设计课的教学核心内容,即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意能力及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并对两位教师或幽默灵活、或专业严谨的教学风格,以及清晰的教学思路给与了充分肯定。尤其对两位教师运用问题链的形式去启发和引导、运用新技术辅助教学、在活动中强调团队合作表示赞赏。
秦华教授对两节课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改进建议。他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应更多地注重细节,例如产品设计中可以增加调查研究的环节,以实现设计的功能性与真实需求相对应。秦华结合自己主持和参与各级美术教材编写的经验,对如何将线上资源有效落实到线下教学提出了宝贵建议。他提出,设计中所面对的真实问题不可能由一种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因而学科融合在单元化的课程中存在是必然的。他还解析了设计教学与发展学生设计思维之间的关系,鼓励美术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以素养为导向、以学生特点为基础的创新教学设计。
王大根教授作活动总结。他认为,“空中课堂”的落地实质上是再创造的过程,因为线上课是对教材要素的严谨呈现,而落实到线下的关键则是要依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实施。他指出,真实性是核心素养最重要的特色,线下课的落实中应强调真实性的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身边真实情况进行调研、设计真实的用户评价等,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要深入研究教材,并依据学生特点对教材有选择地运用。要理解新技术只是工具和手段,不能代替学生的素养,教师应重视实践特殊的育人价值,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学情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他表示,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上海市高中美术课程在教学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果,对推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他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学校加入到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打造出更多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品牌课程。
撰稿:朱宇
摄影:龚捷捷
编辑:王俊烋
审核:学校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