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示范校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及规范知识问答
发布时间:2018-07-04 18:04:13   发布人:紫竹园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99

1.我国宪法对语言文字工作有何规定?    

 

       我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根据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何时开始施行?

 

由九届人大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经江泽民主席签发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3.什么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有何意义?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5.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6.什么是不规范汉字?

 

所谓不规范的汉字是指书写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错字、别字。

 

7.《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自何时起施行?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自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8.推广普通话要努力做好哪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

 

推广普通话的四个重点领域是:国家机关、教育系统、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

 

9.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规定,教师、大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什么等级标准?(教师用)

 

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规定,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为二级乙等以上。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除教师以外的其他管理人员为三级甲等以上;大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二级乙等以上。

 

10.对于违反《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

 

对于违反《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11.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什么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2.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在哪些场合说普通话?

 

国家推广普通话是要坚持普通话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13.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由繁趋简。  

 

14.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怎么回事?

 

为了更持久更广泛地开展推广普通话的社会宣传,1997年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会议批准国家语委的请示,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推普周活动。

 

15.什么叫“三纳入一渗透”?

 

各级各类学校在全国普及普通话事业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全社会普及普通话的基础在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所谓“三纳入一渗透”就是要求学校“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中”。

 

16.学习普通话的语音除了口耳相授外还有什么工具吗?

 

        《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也是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17.怎样用拼音拼写姓名?(教师用)

 

姓名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的。拼写时姓和名分开拼写,每个部分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无必要,可以不标注声调符号。例如:“龚自珍”应拼写成Gōnɡ  Zìzhēn。

 

18.怎样用拼音拼写地名?(教师用)

 

地名往往分成专名和通名两部分,例如“云南省”里,“云南”是专名,是区分其他地名的特征部分;“省”是通名,标示着专名的行政区划类别。拼写时要将专名和通名分开:       Yúnnán  Shěnɡɡ.

 

当通名变成专名的组成部分时,要与专名连写。如“牡丹江”应拼做Mǔdān Jiānɡ,但在“牡丹江市”中,“市”是通名,原来的通名“江”与原来的“牡丹”凝聚成新的专名,因此要拼成    Mǔdānjiānɡ  Shì。

 

19.异读词是怎么回事?

 

所谓异读词,是指读音有差异但词义完全一样的词。例如“教室”有jiàoshì和jiàoshǐ两种读法,但意义都一样。这种现象就叫做异读词。国家语委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2000条左右的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规范。

 

异读词读音规范有三种情况:一是合并多种读音。如“呆”在“呆子”和“呆板”里原来读音不同,现在一律读dāi。二是从俗改音。如“事迹”的“迹”和“成绩”的“绩”原来应读jī,改为群众习惯的jì。三是明确读书音和口语音(白文异读)。如“血”,在复音词和书面语如“血压、血脂、血浆、血债、心血、血染的风采”中读xuè,在口语“流血了、输了200cc的血”中读xiě.

 

20.异形词是怎么回事?

 

所谓异形词,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如“百叶窗”和“百页窗”。

 

2001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请注意以下几对异形词,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选取的推荐词形:

 

成分——成份、耽搁——担搁、订阅——定阅

 

过分——过份、就座——就坐、模拟——摹拟

 

纽扣——钮扣、账本——帐本、伶仃——零丁

 

笔画——笔划、参与——参预、毕恭毕敬——必恭必敬

 

披星戴月——披星带月、直截了当——直接了当

 

独角戏——独脚戏、丰富多彩——丰富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