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科综合教研组校庆展示课报道2016年10月27日,刘莉萍老师代表我们文科综合教研组上了一堂为庆祝紫竹园中学建校20周年的教学展示课。全区历史老师积极参与,把高二(2)班教室挤得满满当当的,展示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历史教研员方勇老师及各兄弟学校同行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刘莉萍老师执教的《文艺复兴》一课学生通过赏析“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作品,逐步掌握对文艺作品证史的基本理路,从人文主义的视角上去体悟美、鉴赏美;整堂课既充满激情,又注重理性分析,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
校庆英语组展示课通讯报导10月26日,英语组的何洁、江嘉慧两位老师在校庆周之后的周三呈现了两节较为成功的区级展示课。区教研员孟莎老师在展示课之前的一周,从百忙中抽空到学校来听取了两位老师的试讲课,结合当前英语高考改革的形式对教案设计和教学流程等教学环节提出了十分宝贵和可行性强的建议。本次英语组的展示课为同课异构,同时充分体现我校“德美一体”教学理念和与学科德育渗透相结合的理念。授课内容为S1A U5 More reading Neither too little, nor too much. 何洁老师从Summary writing (摘要写作)入手,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堂结合高考题型辅导的写作课。江嘉慧老师则尝试在英语特色班把课题进行课后拓展,开设了一节生动活泼的听说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天来听课的兄弟学校包括部分公办学校和民办中学等,听课的老师们在孟莎老师的指导下,在听课后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两节课较高的评价,同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何洁 10月30日
-
语文组校庆展示课报道10月17日下午,在学校2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语文组进行了文言文“同文异构”的教学展示,两节课分别由张蕾老师和陆琼芸老师执教,教学的篇目为《病梅馆记》。区教研员程元和部分学校的老师参与了听课和评课的过程,整个下午的研讨活动使大家都受益匪浅。陆琼芸老师从“记”这一文体切入,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志向;张蕾老师以“托物言志”为主线,指导学生把握“物”与“志”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授生以渔。两位老师各有亮点:陆琼芸老师的课后作业为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龚自珍的《梅竹双清图》,既巩固了教学难点,又结合了本校的美术特色;张蕾老师课中帮助学生总结此类文章阅读的方法,教的是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当然,缺陷是避免不了的,如“言”和“文”的处理,保留和舍弃的问题,预设和生成的问题等。经历研讨,即是经历成长。
-
紫竹园中学艺术组区级展示课顺利举行在“基于学情重素养,关注师能创特色”为主题的紫竹园中学建校二十周年的教学展示活动中,艺术组五位教师参与了展示:张烨、曹株杰、李杰、郭衍、陈静如。区教研员黄展新、袁成兰老师,专家楼惠珍老师,特级教师陈可久老师和徐汇区各校的艺术教师都全程参加了听课和研讨活动。展示课的内容有三大块:张烨、曹株杰老师以“色彩”为主题的同课异构的专业美术课;李杰老师以“光影”为主题的设计课;郭衍、陈静如老师以“电影赏析《辛德勒的名单》”为主题的同课异构的艺术课。各位老师都准备充分,立足于课程标准和学情,在紧扣学科基本手册以及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增加了拓展活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展现出了紫中教师的风采,为紫中20周年的校庆活动增添了绚丽的一笔。在展示课结束后的评课活动中,兄弟学校的各位教师积极发言,提出了一些相当有价值的意见和看法;教研员黄老师和袁老师充分肯定了这几堂展示课,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对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教师的创新思维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基于课标,夯实基础,立足学情,循序渐进――紫竹园中学建校20周年数学展示课报道10月19日紫竹园中学迎来了20周年校庆,我校数学组的老师为校庆开设了4节区级公开课,承担这次公开课任务的是田文珊、张海玉、康明、许燕萍四位老师,通过他们的教学,展示了我校近年来数学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成果,体现了我校课堂教学基于课标、注重基础、立足学情、德美一体的课程理念。 这次展示课得到了教育学院两位教研员的指导,他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我校与开课老师磨课,听试讲,同我们一起研讨,为我们开好展示课把关鼓劲。学校要求在高二、高三两个年级各开两节课,分别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希望能找到一个更为合适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实现减负增效。全组教师集体参与研讨,每位教师从备课、磨课、试讲到展示,无不体现了全组老师团结协作,刻苦钻研,严谨科学,积极进取的精神。 当天到我校参与听课的同行有全区约30多位教师,听完课以后在教研员徐冬林老师的组织下,对这四节公开课进行了研讨评课。开课教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参加听课的教师们也纷纷发言,谈了他们听课的体会,对这四节课做了中肯的平价。最后区数学教研员徐冬林做了总结发言,对我校近年来数学组取的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我校2016届高考数学成绩超过市均分大加赞赏。徐老师说:紫竹园中学在生源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不容易,我想主要有一下原因:1、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数学教学的定位准确。有校长说“得数学者得天下”,我很赞成。2、课堂教学能关注大多数学生,就像今天的四节课大家看到的一样,针对学生实际,对学生有困难的知识点讲授时要多做铺垫,不要一下提的太高;3、数学教师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每次我到紫竹园中学,总能看到这里的教师有一种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这里的教师对学生的错题订正做的很实,没有一点职业的倦怠感,对教学要充满激情,希望大家学习紫竹园的优点,回去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生实际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通过本次研讨我们要更加努力的把我们紫竹园中学的数学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力争取的更好的成绩。 (供稿:朱希如 摄影:叶钢)
-
英语组紫竹杯初赛通讯报导2016年度第一学期紫竹杯大奖赛的英语组初于9月21日和9月28日分两周顺利进行。老师们在前期说课的基础上都顺利地完成了初赛课预设的教案设计,也在教学过程中力图体现“德美一体”教学理念和与学科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学校特色。 时值天气较为炎热的9月初,学生和老师们的互动却如火如荼地在课堂中展现,尤其是江嘉慧老师的新高一英语特色班,展现了本届高一学生较为出色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沈洁老师的高三年级学生虽然面临紧张的专业考试,但也在沈老师精心设计的读写课中学习到了高考新题型Summary writing (摘要写作)的实用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英语专家何林松老师尽管80高龄,仍全程参与我们的听评课活动,还有张岚校长也在百忙之中抽空听了英语组几乎每一节展示课,由此可见校领导对英语学科的高度重视。同时从精心准备,高质量的教案和PPT展示中,我们也看到了紫竹园英语老师们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群策群力,踏实奋进,锐意进取的决心,期待后续的老师在校庆展示课中都能够顺利的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
-
紫竹园中学“紫竹杯”艺术组预赛顺利举办2016年9月13日至21日,艺术组的各位教师在完成说课、研讨以后,进行了“紫竹杯”教学大奖赛艺术组的预赛课展示活动。参与预赛课展示的有杜为民、朱宇等12位教师,校长张岚、副校长张敏、专家楼慧珍老师以及其他教研组的许多老师都参与了听课,并对艺术组老师的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给予很大的肯定。 预赛课展示过程中,老师们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展现出优秀的育人素养和专业知识,每堂课各具特色,教学内容紧扣学情以及教学进度,课堂内容包括了复习导入、新授、互动练习、评价等多个环节,教学内容丰富有趣,学生呈现出来的作业能够较好地反应出良好的教学效果。预赛活动在紧张而激烈的氛围中顺利结束。 紫竹杯教学大奖赛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良性竞争的平台,在这个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专家和领导的建议,各位老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此庆祝紫竹园中学艺术组“紫竹杯”预赛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紫竹园中学美术组 2016年9月22日
-
2016年体育组“紫竹杯”教学大奖赛预赛研究课报道2016年9月,我组在举行“紫竹杯”教学大奖赛预赛说课后,又进行了预赛研究课的教学。每位老师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特色。设计思路清晰,教案设计都能够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出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并体现学校“德美一体”主题。沈权老师《侧向推实心球》的教学在学生基本掌握原地侧向推实心球的基础上面,分组进行交流,用问题发挥引出学生进一步向下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资助学习的能力。宋志玲老师的《肩肘倒立》教学上采用游戏形式,夹球后传起到很好效果:枯燥的练习因为加入游戏变得有趣,学生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翻臀因为要传送球给同学,使她们对身体位置有了一定控制,为下一步肩肘倒立做好铺垫,使学生很快掌握动作要点。李甫老师篮球《转身运球》教学通过挂图讲解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转身运球的动作要领,并且设置立柱让学生体验运球转身过人动作的成功感。 课后,各位教师集中在体育教研组展开了研讨活动。此次比赛不但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
紫竹杯数学组预赛报道为期一周的“紫竹杯”组内预选赛于今天落下帷幕。由于这次“紫竹杯”的时间正值我校建校20周年,所以今年的紫竹杯我们组老师准备早,准备充分,早在上学期放暑假之前老师们就开始进行备课,充分表现出我们紫竹园数学组积极努力的精神风貌,展现我们组团结,和谐,积极奋进,精益求精的良好教风。展示是一个平台,是一个窗口,是我们学习同行的很好机会。这次紫竹杯我们组有六位教师参加展示,他们是:康明老师,张海玉老师,田文珊老师,姜锡仁老师,陈洁老师,许燕萍老师。在讲课中有的教师讲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有的老师小步慢跑,稳扎稳打,这次展示反映了紫竹园数学组教师的几个特点:青年教师年富力强独领风骚,中年教师精益求精,独当一面,老年教师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正好今年我们高三的数学平均成绩也超过了市均分,这是我们学校建校以来的首次,也是我们数学组为我们建校二十周年的献礼。
-
理科组“紫竹杯”教学大奖赛报道9月12日到9月30日期间,我组每位老师都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件,积极参加学校的“紫竹杯”教学大奖赛。康超开的化学课《揭开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面纱》拉开了理综组比赛的序幕,每位老师都充分展现了我校“德美一体”的教学特色。其中,姚竖洪老师开的《细胞膜》一课得到了组内老师的一致好评。最终,吴钟怡老师、姚竖洪老师代表理综组参加学校的决赛。
-
文科综合教研组紫竹杯初赛通讯稿2016学年我校继续开展“紫竹杯教学大奖赛”。我们文综教研组老师根据校评选方案,自9月12日到9月30日按说课内容撰写详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后撰写一篇教学案例。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异彩纷呈、别出心裁,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与德美一体的教学特色。 在整个紫竹杯大奖赛期间,不仅我们文科综合学科的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还积极听了不少其他教研组老师的课,整个比赛至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对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组内教师通过评课打分选拔和推荐刘莉萍老师代表我组参加学校二十周年校庆课堂展示活动,我们衷心预祝她成功! 邵健文 2016.10
-
文科综合教研组说课比赛通讯稿2016年9月7日,文科综合教研组说课比赛在高二(4)班教室拉开了序幕,组内六位教师,带着自己认真撰写的说课稿和精心研究并制作的说课课件参加了此次比赛。 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也为了更好体现德美一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此次比赛老师依据教导处发的说课评价表对每位参赛老师做了细致评分。因此,与其说这是一次激烈的比赛,不如说是一次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进步的活动。 每位教师说课的时间大概有8-10分钟,大家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全面地阐述上课内容,教学设计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理论依据充分,表现了文综老师较好的驾驭教材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次说课比赛,既是对我组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又是对教研工作的一次推动,在此次比赛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老师对白板娴熟的操作,以及老师们借助白板将巧妙的教学构思融入其中,体现出了现代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高效,也体现了我组教师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邵健文
-
紫竹园中学“紫竹杯”艺术组说课报道2016年9月7日,一年一度的“紫竹杯”艺术组的说课比赛在紫竹园中学会议室一顺利举办。校领导、专家亲临现场,观看了各位老师精彩的说课过程,并且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说课比赛由艺术教研组长杜为民老师宣布开始,各位老师便进入比赛状态,一位一位上台说课,为大家展现了紫竹园艺术老师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教学过程。每一位老师都准备充分,说课过程采用“说”和“多媒体”相互结合的方法,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方式,为大家呈现了一节节丰富、有趣、课堂实用的专业课程,同时更加注重了专业知识和兴趣拓展两个方面,在紧扣各年级教学进度和内容的同时,突显每位老师的授课特点,使平时看来枯燥的专业课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每个年级组说课完毕后,所有老师都会相互讨论给出建议,校长张岚、副校长张敏、教导黄莺以及专家楼慧珍老师都为大家提出了有中肯的意见。老师热情洋溢的说课过程、专家领导专业的点评都让这次“紫竹杯”大放光彩,成为了紫竹园中学艺术组教师们共同进步的平台。在此热烈庆祝2016届“紫竹杯”艺术组说课比赛顺利举办。紫竹园中学美术组2016年9月7日
-
“紫竹杯”语文组说课报道2016年9月7日下午,语文组在校进行了“紫竹杯”说课比赛。此次我组推选了四位语文老师角逐,他们分别是:高三年级的黄莺和程爰老师,高二年级的钱勇智老师,以及高一年级的陆琼芸老师。不参赛的老师全程参与听讲,还有幸邀请到陈友勤老师来校指导。此次较量巧合的是四位老师都选择了诗词作为教学内容,依次分别为:戴望舒的《雨巷》,苏轼的《水调歌头》,《元曲二首》,陶渊明的《饮酒》。此次说课比赛共分两个环节:说课环节和评点环节。在说课环节,参赛老师们各有侧重地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黄莺老师侧重现代诗歌意境创设的鉴赏和评价,程爰老师抓住“月”这一古典意象进行课堂教学,钱勇智老师挑战了比较阅读这一难点,陆琼芸老师以探究陶渊明的隐逸情怀为难点。四位老师的说课都贯彻了本校“德美一体”的教学理念,将本校的美术特色在课堂中有机地呈现出来。在评点环节,陈友勤老师并没有一路赞歌到底,中肯地指出老师们的不足之处,如课堂操作,提问技巧等,特别在环节勾连上,用了形象化的点评:“不能将砖和砖简单叠加,要有水泥糊啊!”历时1个半小时的说课环节结束了,但这仅仅是开始,参赛老师们将修改各自的教学设计,在两周后进行课堂教学的比拼,让我们拭目以待。
-
学习促成长,反思求发展――记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论坛7月2日下午,一学期一次的紫竹园中学教育教学论坛在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学习促成长,反思求发展”,发言的四位老师分别从自己的专业成长、班主任经验、社团课程开发角度来谈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现在的社会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高招改革以来,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止步不前,不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很难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与反思,才能不断地成长与发展。所以,学校每个学期举行教育教学论坛,也提供了一个教师们互相学习的机会。 第一个发言的许燕萍老师,是一个雷厉风行的班主任,新入党的年青党员,刚带好高三的数学教师,她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她从专家带教、教研组备课组内的团结协作、和任课教师的有机配合等方面回顾了自己从教以来的经历,衷心感谢在她成长过程中曾经给她帮助的专家、领导和老师;紧接着发言的张海玉老师也是一位数学教师,她发言的题目是《班主任生涯中的一处风景》。结合她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她认为做一个优秀的高中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必须爱学生,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必须在班集体中弘扬正气,营造良好的班级的氛围;第三位发言的是美术教师曹株杰老师,他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年轻教师,上海美协成员,热爱艺术,并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美术教学道路。在发言中,他总结了自己在美术教学上的一些心得体会,并强调了美感之于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发言的是李桂琼老师,她是一位一专多能型的教师,体育教研组长、局骨干教师,茶艺社团教师,每一方面她都做得相当出色。本次发言她主要围绕着开展茶艺课程展开,感悟到学习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由张敏副校长给手写教案获奖的青年教师颁奖并致辞,希望所有的教师把教学常规做得更好,并勤于反思,这样才可以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供稿:朱希如 摄影:龚捷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