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要求一、基本要求1.学校领导班子在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方面认识明确,学校有健全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制度、机制,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面成绩突出。 2.干部和教师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师生员工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3.高度重视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教师和行政人员普通话水平全面达标且整体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学校;学生能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熟练掌握和使用应知应会的规范汉字,熟练运用汉语拼音。 4.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纳入学校素质教育体系。各科教学均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训。 5.校园有良好的用语用字环境,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会议和集体活动中均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公文、印章、自编教材、教辅读物、教学软件以及标牌、橱窗、墙报等环境用字规范,校办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用语用字规范程度高。 6.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经常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积极参与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社会宣传活动,对社会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出贡献。二、本轮(2010-2012年度)示范校创建要求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在发挥语文课主渠道的作用,注重工作实效研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加强探索和研究,形成经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1.按照国家和市区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要求,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工作定位准确,措施到位,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学校语言文字环境和谐,注重师生人文素养的提高。2.结合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实际,有效开展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知识宣传教育,在中华经典诵读、主动服务社会等工作中成效显著。3.强化语文类课程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学生口语交际和书写能力的培养。4.注重语言文字科研工作,特别是在提高语文类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有相关的科研成果。5.注重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形成语言文字工作特色。
-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应用能力测查题库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应用能力测查(口试和笔试题)
-
创建和谐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特色发展——紫竹园中学语言文字工作自评报告语言文字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是否显著、业绩是否突出,对于一个学校的各项工作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我校全体师生深刻认识到语言文字工作对于师生个人素养提升、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稳步发展的重大作用。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视与领导下,我们自觉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执行语言文字法规和标准,完成徐汇区语委办布置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后,学校更加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积极探索优质高效的工作方式方法,重视实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校近三年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汇报如下:一、 目标与规划 我校成立于1996年,学校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900多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3名,教师普通话达标率95%,行政教辅人员普通话达标率100%。虽然建校历史较短,但在紫竹人共同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渐已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建校目标从“以美兴校”逐渐发展提升到“以美强校”阶段。我校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办学理念是“以美兴校、凸显特色、加强基础、全面发展”;指导思想是“以美强校,德美一体,创新求美,美化人生”;育人目标是“学习美的艺术,铸造美的人格”,而美的内涵中理应包括语言文字之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创建徐汇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加强组织管理,健全工作网络。 语言文字工作作为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很强的辐射性的工作,覆盖学校的各项工作当中。所以学校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建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由语言文字工作专管人员负责牵头,由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配合落实,并以年级组长、班主任、语文教研组、美术教研组等为核心工作载体,架构起较为健全的覆盖全校的工作网络,各人员各司其职,各岗位积极配合专管员开展工作,确保各项语言文字工作顺利有效进行。2、完善落实制度,强化规范意识。 为强化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在上级的要求部署下,学校把语言文字工纳入学校中长期和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有专项工作计划和专项工作总结,制定了《紫竹园中学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紫竹园中学教师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等制度,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教学常规相结合,着重从教案设计、作业批改、听评课记录等方面对教师提出要求,使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各学科教学都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出明确要求,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不写错别字,正确、认真书写,做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将语言文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学习、职后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 二、措施与成效1、加强宣传力度,构建良好环境。 在探索工作有效途径过程中,我校力求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管理之中,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之中;倡导“在必要场合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在校园创设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环境和育人环境,并利用固定宣传牌、宣传栏、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的专门网页、班级板报等途径进行专题宣传。每学年在校园内组织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语言文字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并进行测试。2、着力主要渠道,保证工作成效。 重视语文教研组建设,发挥语文课在语言文字工作推进中的主渠道作用。12年12月,我校有12名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区语委办组织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成绩优良。语文教师尤其关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倡导语文课堂的“书声朗朗”。重视正音、纠错字已成为语文教师的普遍共识,并在学案中加以进一步落实,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通过课前演讲等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实。 我校还依托课程改革,利用拓展课、研究性学习、学生社团等载体,组织开展语言文字活动。并在六年级开设写字课、阅读课,重点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培养。每学期进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进行年级之间的作业咬尾检查;在年轻教师层面开展手写教案的评比活动,提升师生对规范字书写的重视程度。 三、特色与成果 1、重视主体实践,丰富活动空间。 每学期,学校都会举办各种精彩丰富的活动。每年九月份在校园内认真组织开展推普周活动,逐一落实“五个一”的活动,拉出的标语横幅,周一国旗下演讲,一次板报,“啄木鸟”趣味活动等都紧紧围绕语言文字工作主题进行,成为学校常规工作。此外,我校还以读书节、文化艺术节、学术节、主题班队活动等等为媒介,扎实开展各类语言文字主体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吟诵、中华经典诵读、校园剧课本剧排演,参加演讲赛、辩论赛、作文征文大赛、语文知识竞赛等,包括通过拓展课、研究课、学生社团等各类活动空间,把语言文字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活色生香!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学、艺术的世界,提升语言文字感受能力和应用水平。 2、融合学校特色,彰显人文素养。 作为一所独具特色的美术学校,学生进入我校伊始便开始了专业课和文化课齐头并进的学习,训练和提升自己的绘画专业技能和文学创作能力,增加文化底蕴,为将来长远的艺术之路作铺垫。我校策划开展的语言文字活动往往融合学生的艺术学习,在提升其专业素养的同时引导他们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书法艺术作品展、设计大赛、书签创意作品大赛、作文大赛、影评、中华经典诵读等赛事,屡获佳绩。学校每届毕业生能用他们的“品德心理情感健康、绘画专业技能达标、各科文化课成绩良好”三全齐美的好学生形象,彰显我校鲜明特色,证明我校目前的教育工作成效与理想的优质教育距离逐渐缩小,向更高目标大步迈进。 3、开展科研工作,提升教师能力。 学校倡导并支持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增强教师规范语言文字的意识。老师们在研究本学科教学时,通过反思与调适,解决了教学的瓶颈问题,撰写论文、课例等,提升了语言文字运用水平,拉升了专业水准和教学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教学风格。 四、反思与展望 在推进语言文字工作中,我们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推进的工作。如语言文字工作还应与学校的整体规划和目标更有机地结合,寻找学校特色与此项工作的最佳生长点;通过丰富课程建设推动师生对此项工作的共同关注与重视;鼓励教师更多地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经验总结上升成科研成果,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积累。学校将“加快建设、注重过程、重在实效”作为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师生齐努力,切实提高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真正使这项工作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紫竹园中学2013年3月
-
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010年—2012年)评审实地评审安排和说明一、实地评审内容及要求内容要求1.访谈访谈对象:分管领导、语言文字工作联络员及部分语文教师、非语文教师。2.查阅资料查阅创建期内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资料。3.用语用字环境检查查看学校用语用字环境。4.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书面测查教师:按教师人数20%抽取(含学校行政、语文教师、非语文教师);学生:在八年级、五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个班(幼儿园学生不参加)二、时间安排日期时间学校地址分管领导联络员联系电话4月1日(周一)8:30-10:00上海小学上中路200号毛坚琼(校长)丁燕康1356477439410:30-12:00龙华中学龙华西路292号杨秉鑫(副校长)刘晨洁1356461620413:30-15:00南洋初级中学大木桥路40号顾铮懿(书记)顾剑138183483004月2日(周二)8:30-10:00东三小学天钥新村27号姚卫敏(教导)罗芳1367158783310:30-12:00汾阳中学龙川北路788号丁英姿(校长)刘丽1590183520913:30-15:00西南模范中学汇成一村67号郑文(副校长)裴婷137642042614月3日(周三)8:30-10:00紫竹园中学浦北路948弄80号钱燕(副校长)王蕴华1350171400510:30-12:00田林三中钦州路600号高波(校长)梅芳1352491738813:30-15:00田林六幼田林十二村40号韩梅(副园长)朱健13611787208注:1.10:30-12:00及13:30-15:00时间段接受检查的学校,提前20分钟派车到上一所学校接评估组(田林六幼除外)。2.10:30—12:00时间段接受检查的学校请安排评估组(4人)午餐盒饭。
-
《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定标准》徐汇区实施细则评定指标及要素分值实施细则A组织管理A1组织机构A1.1 分管领导有较高的语言文字政策水平和依法管理能力A1.2 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络高效运转A2措施制度A2.1 按照国家、市、区语言文字工作目标要求部署和开展工作A2.2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205235231.分管领导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妥善处理校园语言文字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出现过政策把握上的偏颇,1分2.分管领导具有科学的语言(文字)规范观和发展观,科学架构符合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1分;撰写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题研究论文,加1分1.语言文字工作专管人员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并定期考核,1分2.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健全,覆盖校内各条线,1分3.语言文字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各岗位积极配合专管员开展工作,1分1.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中长期和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有专项工作计划和专项工作总结,1分2.每学期召开校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语言文字工作,1分1.有对校园用语用字进行监督监测以及督促整改的制度,有关记录完整,1分2.有语言文字工作专项总结表彰制度,1分3.创建示范校期间(3年)的语言文字工作档案完整,分门别类妥善保存,1分评定指标及要素分值实施细则A3纳入学校管理常规A3.1 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A3.2 纳入教学管理A3.3 纳入师资管理A3.4 纳入学生管理101432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有明确规定,有推进措施,1分1.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各科教学都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出明确要求和实施重点,1分;有相关专著,加1分,有相关教育实例,加2分2.教学管理中正确把握语文教学内部及其与其他各科教学的关系,如语文课程改革中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与夯实学生语文基础之间的关系,英语教学与汉语(母语)教学的关系,有相关论文,1分3.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家校联系册等中写规范字”提出明确要求,有检查落实措施,并作为教师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1分4.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察指标之一,并积极落实,1分1.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职务晋级、评优评先等的基本内容和条件,并积极落实,1分2.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学习、职后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1分3.按照国家标准,实行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1分1.将“在必要场合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纳入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并检查落实,1分2.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语文综合能力等纳入各类学生评优评先活动的基本条件,1分评定指标及要素分值实施细则B教育教学B1德育工作B1.1纳入学校培养目标B1.2 校园内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育人环境B1.3 渗透到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B2学科教学B2.1 纳入素质教育体系B2.2 渗透到各科教学4015276523在学校培养目标中,有关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的明确规定或表述,2分1.有永久性固定宣传牌不少于3处,2分2.有固定宣传栏,2分3.每学期校广播、电视等2次以上进行专题宣传,1分4.每学期班级黑板报2次以上进行专题宣传,1分5.在学校网站上有关于语言文字规范的专门频道或栏目,1分;建立专门网站,加1分1.每学年在校园内组织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3次(推普周活动除外),2分2.在校园内认真组织开展每年一次的推普周活动,2分3.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社会语言文字工作(推普周活动、啄木鸟活动等),1分4.学校师生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到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1分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体系中有关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要求,有具体落实措施,2分各科教师普遍树立在日常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意识,3分评定指标及要素分值实施细则B3语文教学B3.1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训B3.2 学校开设关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专门课程B3.3 纳入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C校园用语用字环境C1用语规范C1.1 教学用语规范C1.2 宣传用语规范C1.3 集体活动用语规范C1.4 学校工作用语规范20857105113(幼儿园:结合办园实际,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切实加强对幼儿的语言训练,有效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幼儿讲普通话的意识和习惯20分)1.分年级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训要求,并认真落实,2分2.积极探索、实践二期课改形势下加强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2分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常规化,4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积极开设关于普通话口语表达、汉语拼音使用能力、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的专门课程或拓展性、研究性的课程,5分;定期开设有关讲座,3分;偶尔开设有关讲座,1分1.认真开展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活动,参与率不低于80%,3分2.对学生汉语拼音使用能力进行考核、验收,2分3.积极开展写字教学与训练,2分发现一例不使用普通话,不得评为示范校学校广播、电视播音、演出等用语规范,发现一例不使用普通话,0分各类集会、大型活动的主持、发言用语规范,发现一例不使用普通话,0分1.教师教育学生用语规范,1分;发现一例不使用普通话,0分2.各类会议主持、发言用语规范,1分;发现一例不使用普通话,0分3.电话总机、接待等用语规范,1分;发现一例不使用普通话,0分评定指标及要素分值实施细则C2用字规范C2.1 教学用字规范C2.2 各类标牌用字规范C2.3 宣传用字规范D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D1教师规范意识和能力D1.1干部、教师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D1.2 教师和行政人员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D1.3 教师具有正确运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并能熟练使用汉语拼音52122010343教师板书、试卷、自编教材、教辅读物、教学软件等用字规范,2分;有一处不规范现象,扣0.5分,扣完为止1.校牌用字符合规范要求,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得评为示范校2.各类标志、指示牌用字规范,1分;有不规范字或汉语拼音使用不规范现象,每一处扣0.2分,扣完为止1.校风、校训用字符合规范要求,1分;不符合规范要求,0分2.其他各类宣传、告示等用字规范,1分;有一处不规范现象,扣0.2分,扣完为止学校领导和教师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3分,(随机书面抽测20%的教师,其中校级干部20%、中层20%、教师60%。100%合格,3分;90%合格,2分;80%合格,1分;80%以下合格,0分)1.各科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100%达标3分,95%以上达标2分,90%以上达标1分,达标率低于90%不得评为示范校2.行政人员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100%达标1分,90%以上达标0.5分,达标率低于90%不得评为示范校教师具有正确运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并能熟练使用汉语拼音,3分,(随机书面抽测20%的教师,与D1.1人员同,100%合格,3分;90%合格,2分;80%合格,1分;80%以下合格,0分)评定指标及要素分值实施细则D2学生规范意识和能力D2.1学生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D2.2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D2.3 学生能正确辨别、书写规范汉字,并能熟练使用汉语拼音E教科研工作E1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E2 积极探索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途径和方法F其他加分项目103431055学生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3分,(随机书面抽测20名学生,100%合格,3分;90%合格,2分;80%合格,1分;80%以下合格,0分幼儿园此项不记分)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二级乙等及以上),4分,(随机书面抽测20名学生,100%合格,4分;80%合格,2分;60%合格,1分;60%以下合格,0分) 学生能正确分别规范字和不规范字,并能正确书写所学汉字,字形、笔顺规范,能熟练使用汉语拼音,3分,(随机书面抽测20名学生,与D2.1人员同,有一人低于80分,扣0.5分,幼儿园此项不记分)每学期至少开展1个关于将语言文字规范纳入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的课题研究,5分,(有课题3分,开展活动,5分);课题数1个以上,加2分;承担国家级、市级课题并结题,加4分学校领导教师每年发表关于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论文不少于1篇,5分;3篇以上,加2分1.师生个人获市级语言文字各类评优、竞赛活动奖项的,有1人次,加1分;师生个人获区(县)级语言文字各类评优、竞赛活动奖项的,有1人次,加0.2分。最高不超过2分2.集体获市级语言文字各类评优、竞赛活动奖项的,有1次,加2分;集体获区(县)级语言文字各类评优、竞赛活动奖项的,有1次,加1分。 最高不超过3分3.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创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特色,酌情加分,最多5分
-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及规范知识问答1.我国宪法对语言文字工作有何规定? 我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根据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何时开始施行?由九届人大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经江泽民主席签发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3.什么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有何意义?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5.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6.什么是不规范汉字?所谓不规范的汉字是指书写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错字、别字。7.《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自何时起施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自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8.推广普通话要努力做好哪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推广普通话的四个重点领域是:国家机关、教育系统、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9.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规定,教师、大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什么等级标准?(教师用)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规定,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为二级乙等以上。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除教师以外的其他管理人员为三级甲等以上;大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二级乙等以上。10.对于违反《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于违反《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11.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什么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2.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在哪些场合说普通话?国家推广普通话是要坚持普通话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13.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由繁趋简。 14.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怎么回事?为了更持久更广泛地开展推广普通话的社会宣传,1997年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会议批准国家语委的请示,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推普周活动。15.什么叫“三纳入一渗透”?各级各类学校在全国普及普通话事业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全社会普及普通话的基础在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所谓“三纳入一渗透”就是要求学校“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中”。16.学习普通话的语音除了口耳相授外还有什么工具吗? 《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也是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17.怎样用拼音拼写姓名?(教师用)姓名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的。拼写时姓和名分开拼写,每个部分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无必要,可以不标注声调符号。例如:“龚自珍”应拼写成Gōnɡ Zìzhēn。18.怎样用拼音拼写地名?(教师用)地名往往分成专名和通名两部分,例如“云南省”里,“云南”是专名,是区分其他地名的特征部分;“省”是通名,标示着专名的行政区划类别。拼写时要将专名和通名分开: Yúnnán Shěnɡɡ.当通名变成专名的组成部分时,要与专名连写。如“牡丹江”应拼做Mǔdān Jiānɡ,但在“牡丹江市”中,“市”是通名,原来的通名“江”与原来的“牡丹”凝聚成新的专名,因此要拼成 Mǔdānjiānɡ Shì。19.异读词是怎么回事?所谓异读词,是指读音有差异但词义完全一样的词。例如“教室”有jiàoshì和jiàoshǐ两种读法,但意义都一样。这种现象就叫做异读词。国家语委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2000条左右的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规范。异读词读音规范有三种情况:一是合并多种读音。如“呆”在“呆子”和“呆板”里原来读音不同,现在一律读dāi。二是从俗改音。如“事迹”的“迹”和“成绩”的“绩”原来应读jī,改为群众习惯的jì。三是明确读书音和口语音(白文异读)。如“血”,在复音词和书面语如“血压、血脂、血浆、血债、心血、血染的风采”中读xuè,在口语“流血了、输了200cc的血”中读xiě.20.异形词是怎么回事?所谓异形词,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如“百叶窗”和“百页窗”。2001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请注意以下几对异形词,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选取的推荐词形:成分——成份、耽搁——担搁、订阅——定阅过分——过份、就座——就坐、模拟——摹拟纽扣——钮扣、账本——帐本、伶仃——零丁笔画——笔划、参与——参预、毕恭毕敬——必恭必敬披星戴月——披星带月、直截了当——直接了当独角戏——独脚戏、丰富多彩——丰富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