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点亮思维 ——2024学年数学组“工作坊”研修活动在2024学年“工作坊”研修活动中,紫竹园中学数学组围绕“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教学研讨。这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公式,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数学的严谨与美妙。教学活动不仅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融合了信息化手段,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富有互动性的学习体验。在筹备阶段,数学组的全体教师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讨论。他们不仅按照逻辑结构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点的衔接,而且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了反复推敲,力求做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在例题选择上,教师们精益求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出既具代表性又富有启发性的例题,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伊始,邱书雅和生琳两位老师率先进行了教学展示。邱书雅老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入,巧妙地引导学生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生琳老师则利用几何画板等工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几何问题中距离的最值问题。两位老师虽然教学风格各异,但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引入和动态演示,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一轮教学展示结束后,数学组立即进行了深入研讨,并邀请专家徐冬林老师进行指导。徐老师指出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不高,建议在推导环节中更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并通过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研讨中,教师们积极交流,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优化方向。随后,生琳和康永辉两位老师接力进行第二轮教学展示。生琳老师在第一轮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的板书和详细的公式推导,使复杂的数学公式变得直观易懂。她通过提问和互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康永辉老师则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前面的知识串联起来,确保了教学内容的严谨性与趣味性。他们的默契配合与专业素养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牢固掌握了知识。第二轮教学展示后的研讨中,老师们对生琳和康永辉两位教师的教学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徐冬林老师总结时强调,今后的教学实践应延续本次工作坊的成功经验,通过持续的教学打磨和课后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他指出,这种教研模式不仅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本次数学组“工作坊”研修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体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分享与教学方法的探索。通过此次活动,紫竹园中学的数学教师们展现了积极进取的教学态度。展望未来,教师们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体验,推动学校数学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
社会实践|金秋送爽 笔绘江南2023年10月29日,紫竹园中学高二年级学生来到浙江绍兴开展学农写生活动,开启了为期一周的艺术之旅。本次学农写生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实地写生的方式,用自己的画笔捕捉着江南水乡的美,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升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农写生活动之前,家长和学生通过家长会、学生年级大会、班会,了解了此次活动的各项安全和准备工作。到了基地后,专业老师们先详细地讲解了风景写生的方法,基本步骤和取景技巧。伴着午后的阳光,稻田外、草地边、树荫下……同学们分小组围坐在一起,挥动着手中的画笔,时而远眺、时而凝神,徜徉于山水之间,寄情于笔墨之中。学农写生活动中,同学们精心构图,专注作画。专业老师们悉心指导每一位学生,及时指出写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时地进行示范。班主任们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安全及日常生活,也为同学们定格住写生过程中的美好时光。晚上,各班还分别进行了作业点评,专业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幅作品,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紫竹园中学高二学生们将会继续用他们的画笔描绘出更多美妙的画卷。 文字:杨蓓丽 照片:各班班主任及专业老师 编辑:杨蓓丽 审核:学生发展中心
-
俞晓霞老师范画
-
朱宇老师范画
-
张烨老师范画
-
王玮璐老师范画
-
罗凯妮老师范画
-
杜为民老师范画